[路加福音8:4~18]
『當許多人聚集、又有人從各城裡出來見耶穌的時候,耶穌就用比喻說: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。撒的時候,有落在路旁的,被人踐踏,天上的飛鳥又來喫盡了。有落在磐石上的,一出來就枯乾了,因為得不著滋潤。有落在荊棘裡的,荊棘一同生長,把他擠住了。又有落在好土裡的,生長起來,結實百倍。耶穌說了這些話,就大聲說:有耳可聽的,就應當聽! 門徒問耶穌說:這比喻是什麼意思呢﹖
他說: 神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;至於別人,就用比喻,叫他們看也看不見,聽也聽不明。這比喻乃是這樣:種子就是 神的道。那些在路旁的,就是人聽了道,隨後魔鬼來,從他們心裡把道奪去,恐怕他們信了得救。那些在磐石上的,就是人聽道,歡喜領受,但心中沒有根,不過暫時相信,及至遇見試煉就退後了。
那落在荊棘裡的,就是人聽了道,走開以後,被今生的思慮、錢財、宴樂擠住了,便結不出成熟的子粒來。 那落在好土裡的,就是人聽了道,持守在誠實善良的心裡,並且忍耐著結實。沒有人點燈用器皿蓋上,或放在床底下,乃是放在燈臺上,叫進來的人看見亮光。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;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被人知道的。 所以,你們應當小心怎樣聽;因為凡有的,還要加給他;凡沒有的,連他自以為有的,也要奪去。』
1.「撒種的比喻」的背景
2.「撒種的比喻」裡的真理:
這個比喻的背景,耶穌說起這個比喻,他說撒在路邊鳥一來看到就把它吃了。在台灣我們看別人在撒種,撒完了之後,在土塊的上面撒種完了之後,在上面會常常做什麼?會做一尊假的娃娃-稻草人,綁幾條帶子,一尊稻草人手綁著帶子,在起風的時候,帶子便隨著風吹,麻雀看到會動的東西會怕,不會下來啄種子走。同樣的,你若撒在路旁,一看便看得到,鳥就會來吃掉。耶穌說這個比喻,他說上帝國好像是這樣,有人聽到福音,一聽到就被麻雀啄走了,他說馬上被麻雀啄走,是指隨時會受到誘惑。
在教會裡常會遇到這樣的兄弟姊妹,有人很努力地引領他來教會,開始來的時候覺得很不錯,這些教會的人,這些信耶穌的人,很有禮貌、很關心他,問他許多事,很想和他交往,他覺得很好,改天過沒多久,才一下子,才剛信耶穌沒多久,或是才剛來聽道不久,就遇到難過的事,或有人向他說浪費時間,好不容易禮拜天有空一起去做些什麼吧!就被帶走了。有讓他更加喜歡的活動,很快就被帶走了,這樣就沒有了。
就像第二個比喻,被撒在路邊的種子,他說撒在哪裡?他說撒在石頭地,石頭地就是我之前說的,有可能是撿起來要做界線,我的田與你的田中間的界線,這個石頭地有可能是將種子撒在上面,雖然有一些土在上面,雖然上面有一些土,但是根無法深入石頭的裡面,根若無法深入石頭的裡面,若沒有土,根會露出來,顯露出來的時候,太陽一曬,根就乾死了。他說的這個比喻像是什麼?像是人在聽了福音之後,很歡喜但是沒基礎,福音在他的心裡沒基礎,所以不能長大結果。
第三種,他說撒在哪裡?撒在荊棘裡,這荊棘就和草一樣,巴勒斯坦的人不像我們台灣人築水田,種過的人都知道,要按時去"摸草"。我們說是"摸草",不是拔草,是要摸草,我們在鄉下可以看到,種田的人很認真在田裡一直工作,在稻草堆裡,在所播的種裡面找雜草,找到了就輕輕地把它挖起來,然後再將它塞入土裡面成為肥料,這就叫做摸草,整理田叫做摸草。
巴勒斯坦的人很少做這個工作,因為他們有第七年的安息年,第七年的安息年,就是他們讓土地休息,不能耕種,這一區若已種了六年就要休息一年,在休息的那一年他們才去整理,把它整理好,將大叢的草一叢叢的挖起來。在平常的時候,他們比較少整理這種田地,把它弄好,這就是在巴勒斯坦。
所以你看草會一直長大,一直長大,六年之久一定會長大到很大叢,種子撒在那裡面,雖然有時你將它撒在較靠草叢邊的地方,或許它還可以將根深入地裡,葉子要長時,就因為被草包圍住,它能發展出來的空間很有限,所以他說是被荊棘擠住,所以死了。
這個比喻在說,這種人像是什麼?說到錢財、社會的誘惑,我想在教會裡面,也會常常遇到這樣的兄弟姊妹,他雖然已來做禮拜很久了,不過有一天若是事業不順利,或是家裡遇到困難的事,教會若稍微沒有注意到或是沒照顧到,或是不能與他們的期待相同時,這種人常常會怎樣?會哀怨、會埋怨,上帝為什麼這樣對待我?教會裡面常會遇到一種情形,我這麼熱心敬拜上帝,按時來敬拜、按時參加聚會,各種聚會我都有參加,還有人會說:我有按規定在奉獻,甚至奉獻得比十分之一還多,我怎麼會遇到這麼多問題?這樣我乾脆不去禮拜,以後我也不要參加聚會,就離開了。在教會裡面,常常會遇到這種的兄弟姊妹。
耶穌說完了這個比喻之後,說到第四種,第四種是什麼?是撒在好的土地。什麼叫做"好的土地"?好的土地就是土壤很厚,這叫做好的土地,不只是土壤厚還很肥,所以種子撒在這樣的土地上的時候,它要釘根、它要紮根,可以紮更深,它就可以長得很美,然後可以結實纍纍,這就是好的土地。